根據舉報,經檢測核實,“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法律要求,參照國家有關標準,認真整改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廣大用戶個人信息安全。
特此通報。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2021年7月4日
從7月4日晚上到現在,各大平臺都鋪天蓋地都被“滴滴”刷屏,大到主流平臺抖音快手,小到市井小民飯后發圈。
一:出賣用戶數據,
日前,網上有消息稱,滴滴在海外上市,把數據打包交給美國。滴滴這種龐大的用戶數據,一旦被“有心人”掌握,那將帶來不可控的危害。來自外媒披露的信息中顯示,當初特朗普選舉前,就有Cambridge Analytica(劍橋分析)利用Facebook用戶數據,建立了一批用戶畫像模型,針對各個類型搖擺不定的中間選民,推送有針對性的不同內容,使其意愿潛移默化地被操縱。
而滴滴副總裁李敏也第一時間出來發聲“出賣數據給美國政府”是謠言。
二、收集國家地理數據。
還有一種說法,滴滴出賣的不是用戶數據,而是地理數據。一般地圖電子地圖獲取的經緯度和真實的經緯度是有偏差的,這是經過測繪局加密的。地理數據對于一個國家有多重要的意義,可以回顧19世紀80年代后,日本就加速了對中國的盜繪,并趕在發動甲午戰爭之前基本繪制完成了“清國二十萬分之一圖”,為侵華日軍提供了重要的“導航”裝備。精準的地圖可以為軍事提供超乎意料的幫助。
三、董事為美國軍官。
滴滴有個獨立董事,叫Adrian Perica,擔任滴滴出行獨立董事,根據披露,此人在西點軍校畢業,前美國軍官,曾是美國陸軍的一名軍官!同時此人在蘋果也是擔任監督硬件、軟件和服務領域的職責,對于數據分析獲取的技能是十分精通的。
四、超范圍收集用戶數據。
這也是與民生最關聯的一種說法,“滴滴”通過后臺默默的收集用戶的收集操作、語音、視頻,從而輕松獲取用戶的隱私,從而進行大數據殺熟等操作。
以上種種版本,其實都是圍繞著“數據安全隱私”問題,誠然,不僅是個人,很多企業都面臨著全新的數據安全問題。
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所有行業迅速進入一個全新的數據化時代。企業的產品數據、實驗數據、用戶數據、發展數據幾乎一生都在互聯網上留下了數據,而且這些數據正在日益增多。
企業正在享受以大數據、云儲存、數字技術等帶來的便利高效的數字化辦公時,突然發現一個令人后背發涼的恐怖問題:當服務器被攻擊時,我們的數據全部被競爭對手清楚知道;當我們想找回之前的數據,發現由于時間問題被無情覆蓋清除等等。
很多企業都擔憂:我們的數據到底如何保護?數據怎么樣才能安全?難道我企業的數據就這么“共享”出去嗎?為了長期保存數據,我是否要建立線下檔案室?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我們都在進入數據化時代。
每天,數據正以億計、兆計在瘋狂增長,而且這個增長趨勢是不會停下來的。如此龐大的海量、巨量、天量的數據噴涌而來,而目前的以中心化數據存儲為主導的互聯網公司們還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來迎接這個數據大時代的到來。
擺在中心化數據存儲面前的主要有五大問題:
1、面對爆發式增長的數據,該如何存儲?
2、數據存儲過于集中,安全性如何保障?
3、數據隱私如何保障?
4、數據如何確權?
5、數據如果是資產,該如何在保證隱私的情況下自由流通?
值得慶幸的是,針對數據存儲和使用,博天堂在中國科學院(廣州)軟件應用所技術支持下,提出分布式數據存儲迅速解決數據時代五大難題。
區別于傳統的中心化數據存儲,分布式數據存儲1、傳輸速度更快;2、隱私更安全;3、避免數據丟失、斷網;4、費用更親民
所以,在龐大數據運算的年代,急需新的技術來解決以上問題。分布式存儲技術是時代當下最好的解決方案。
Copyright?2020 博天堂 版權所有 粵ICP備2021081636號